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中國民工兄弟網(wǎng)   > 新聞中心 > 新聞要聞
農民工創(chuàng)辦公益中心服務“馬路零工”
〖發(fā)布日期:2017/3/27 15:40:56〗 〖點擊量:

“讓工友和我一樣受益是我的心愿”

農民工創(chuàng)辦公益中心服務“馬路零工”

起初無人問津,如今一天近200人登門,其中一半能找到工作

中工網(wǎng)記者 叢民 中工網(wǎng)通訊員 張大庚

  3月5日早上7點不到,天剛蒙蒙亮,隨著一聲“老陳,在嗎?”的吆喝聲,來自禹城53歲的農民工李吉泉,推開了位于濟南市經(jīng)六路與二環(huán)西路交界口的農民工公益服務中心的大門。而他口中的老陳則是該服務中心主任陳成國。近一年,李吉泉幾乎隔三差五地來找陳成國,要么是因為自己有事兒,要么是來這兒找打零工的人跟他去工地干活。用他的話說,“從這里找人放心”。

  用行動為農民工代言

  陳成國創(chuàng)辦的濟南農民工公益服務中心,主要是免費給農民工介紹工作、提供法律援助,因為所從事的工作和馬路零工市場息息相關,所以距離濟南一處馬路零工市場不足百米。

  據(jù)《工人日報》記者了解,這個馬路零工市場已有十幾年的歷史。來此找活的除了有濟南市城鄉(xiāng)結合部和周邊縣區(qū)的農民外,還有來自省內的德州、菏澤等地市的農民,甚至還有河南、河北等外省的農民慕名結伴來此的,每天來找活的農民多達三四千人,把方圓百米內的道路擠得滿滿當當。

  “早上五六點天不亮,用工單位和包工頭的車就開了過來,農民工們便一擁而上,自報家門?!苯?jīng)過一番“雙向選擇”之后,到了8點多鐘,就會有過半數(shù)的農民工被招走。找不到活的農民工則留到10點左右,實在找不到活的,就第二天再來。陳成國說,這個零工市場是自發(fā)形成的,因堵塞交通曾多次被取締、整治過,但沒什么作用?!扒謇砗鬀]有幾天,找活的農民工又自發(fā)聚集到這里。”

  說起這些,陳成國說會想起曾經(jīng)的自己,他曾經(jīng)也是這些農民工中的一員。22年前,他從老家新泰市到濟南找工作,后來進了振邦保安公司。 “以前在老家做過保安工作,公司看我有工作經(jīng)驗,就安排我做了班長,一干就是10年。2011年,我被濟南市槐蔭區(qū)推薦并當選為區(qū)政協(xié)委員,今年換屆我再次當選。我很幸運擁有一份穩(wěn)定的工作,讓工友和我一樣受益是我的心愿?!标惓蓢嬖V《工人日報》記者,從當選那天起,他始終不敢忘記自己的農民工身份,想用行動為農民工代言。

  2016年9月8日,陳成國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籌集了10萬元,加上振邦保安公司支持的10萬元,在零工市場往北不到百米的位置租了一間200平方米的門臉。經(jīng)民政部門批準,開辦了濟南首個能為農民工提供免費法律咨詢、幫助申請法律援助以及免費就業(yè)登記與指導的民間組織,取名“濟南泉誠農民工公益服務中心”。陳成國告訴記者,服務中心的運營資金除了自己和朋友的付出,還要感謝他單位的支持?!坝捎趩挝淮蟛糠謫T工是農民工,單位很支持,也提供了一部分資金?!?/p>

來之不易的信譽

  采訪中,一位52歲的農民工張德奎來到了服務中心,他是肥城人,因身體不好,干不了重活。最初來到這里時,他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,在他看來,哪有給人找活還不收費的好事。來到這后,服務中心根據(jù)他的身體狀況,幫他介紹了幾個力所能及的工作,干完一個找一個。“現(xiàn)在,我成了這里的‘??汀薄?/p>

  陳成國說,對于非政府的公益團體,很多人不太相信。服務中心開業(yè)后,最初幾乎無人問津,很多農民工都只在門口站著,不敢進來,以為要收錢。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,他們每天一大早就到零工市場去“游說”,還印刷了一些宣傳材料。在了解到諸多免費服務后,才有膽大的農民工前來。不少工友找到工作后,口口相傳,人逐漸多了起來?,F(xiàn)在一天之內近200人來到這里,其中有一半能找到工作。但這相比百米之遙的馬路市場還是杯水車薪。

  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信譽和取得農民工兄弟、用人單位的信任,中心有時還要為雙方搭上錢物。作為濟南首家由民間發(fā)起的農民工公益服務組織,服務中心除了免費為農民工介紹工作外,還免費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。濟南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志愿者每周輪流值班,為農民工提供周到細致的法律服務。2017年春節(jié)前,來自四川達州的7名農民工來到服務中心,反映他們在一建筑工地干活,工程方卻找各種理由不給工錢,一共14萬元。陳成國告訴他們,國家規(guī)定農民工工資應直接發(fā)到個人卡上,他們應該去找有關單位。如果不行,服務中心會找律師幫他們維權。第二天,7名農民工打來電話說工錢拿到手了,并買了當天回家過年的車票。

  讓農民工有更多機會

  多年與農民工兄弟打交道的陳成國告訴《工人日報》記者:“馬路市場上的農民工維權意識普遍欠缺,而且大都是老弱病殘,50歲往上的居多,他們寧肯在馬路上等,也不愿到服務中心來,嫌又是填表,又是登記太麻煩?!倍恍┯萌藛挝缓蛡€人,為規(guī)避國家有關規(guī)定也不愿來服務中心招人。來求助的農民工中,最后能解決問題的不到四成。

  記者離開服務中心時已是上午9點,盡管已經(jīng)過了招聘的高峰,但馬路邊仍聚集著許多沒有找到活的農民工,他們在冷風中苦苦等待著機會。

  由于這段時間處于農閑時節(jié),在馬路上等活干的人特別多,僧多粥少,只有極少數(shù)的農民工能找到零工,更多的人只能是凌晨早早等候卻又失望而去。陳成國希望,將來有更多的用人單位關注這些馬路零工市場的農民工,為他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工作機會。